联系人:黄先生 电 话:13925149889 邮 箱:1017940812@.qq.com 地 址:广州市天河区圃兴路128号 |
聚酰亚胺行业2021下半年6-12月的新闻动态瑞华泰:高性能聚酰亚胺薄膜项目预计明年进入试生产阶段 中科院实现高导热PI柔性绝缘膜构筑 7月 SABIC推出特种PI二酐单体,提升5G用PI膜性能极限 8月 鼎龙股份:PSPI已进入客户端测试阶段 中科玖源获B轮数千万元融资,多款PI核心产品已进入量产 上达电子遂宁项目一期将进行设备安装,两条生产线将于年底运营 中科玖源:500吨PI浆料产线已试产 9月 达亿星5G+AI新材料项目开建,百年轮企双星集团进军PI产业 12月 国风塑业:2条PI膜线已投产,电子级PI材料生产基地项目推进中 6月 瑞华泰:高性能聚酰亚胺薄膜项目预计明年进入试生产阶段 6月4号,瑞华泰发布公告称,公司募投“嘉兴1600吨高性能聚酰亚胺薄膜项目”厂房及配套设施等土建工程正全力推进建设,生产线已开始定制,预计2022年下半年开始陆续有产线可进入试生产阶段。 据瑞华泰表示,公司2020年度PI薄膜产能是720吨。目前瑞华泰量产产品包括热控、电子、电工三大系列,此外还有小批量销售的航空航天领域产品,以及样品销售的CPI薄膜。 中科院实现高导热PI柔性绝缘膜构筑 近期(势银于2021年6月报道),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固体所-高分子与复合材料研究部,田兴友研究员和张献研究员团队在“高导热聚酰亚胺柔性绝缘膜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利用氮化碳在石墨烯上原位生长和“类落叶”策略实现高导热聚酰亚胺柔性绝缘膜的构筑。 相关研究成果以“Enhanced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carbon nitride-doped graphene/polyimide composite film via a “deciduous-like” strategy”为题发表在材料科学TOP期刊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上。 该研究为工业生产高导热聚酰亚胺柔性绝缘膜提供了新的思路。 同时该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科院STS重点项目和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项目的资助。 7月 SABIC推出特种PI二酐单体,提升5G用PI膜性能极限 近日(势银于2021年7月报道),SABIC公司推出了用于聚酰亚胺 (PI) 薄膜配方的新型高纯度SD1100P特种PI二酐单体,可用于5G柔性印刷电路板 (PCB)、无色显示器和其他柔性电子应用。 这种双酚A型二醚二酐(BPADA)单体可帮助客户生产高分子量PI配方,从而改善热性能和机械性能之间的平衡。与其他市售的二酐相比,SABIC的SD1100P BPADA单体进行了性能改进,包括更低的介电常数和损耗因数、吸水率的降低和金属附着力的提高,以用于制造覆铜板、覆盖层和粘合剂中使用的薄膜和浆料。 使用了SD1100P单体的20μm与38μm柔性薄膜(来源:SABIC官网) 为了增强PI薄膜性能,SABIC的新型SD1100P BPADA单体提供了优于其他类型二酐的性能。例如,与4,4'-氧双邻苯二甲酸酐(ODPA)相比,SABIC产品具有更低的吸水率、更好的介电性能和金属附着力。 提高PCB中的金属附着力不仅提高了它们的可靠性,而且还允许使用更薄、更光滑的铜,从而减小零件尺寸并提高信号传输性能。 SABIC的SD1100P二酐单体还提供了一种潜在的解决方案,可以帮助减少用于无色玻璃显示器替代品的PI薄膜的颜色。新品提高了可加工性,以帮助PI制造商扩大5G应用的薄膜性能的极限,以满足要求苛刻的5G应用要求。 8月 PI尖端素材将在韩国KOSPI上市 8月3日,据韩媒报道,PI尖端素材将在韩国KOSPI上市,其股票将于8月9日开始交易。PI尖端素材表示,韩国交易所批准了此次转让。据悉,PI尖端素材将于11月开始建设其第8家聚酰亚胺薄膜工厂,并表示计划扩大其锂离子电池薄膜产能。 鼎龙股份:PSPI已进入客户端测试阶段 8月19日,鼎龙股份发布的2021半年度报告显示本报告期通过主要客户正式品质体系稽核,主要客户G6线验证已基本完成,进入批量放量阶段。 与此同时,新产品的研发也在进行,PSPI已经进入中试阶段,进入客户端测试;INK产品也已进入中试阶段,展开客户端送样测试;其他面板行业新材料相关新产品的研发也在积极的推进中。 此前的6月25日,鼎龙股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中表示,柔性PI浆料目前处于持续开拓及市场逐步放量的阶段。 中科玖源获B轮数千万元融资,多款PI核心产品已进入量产 8月31日,浙江中科玖源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玖源)宣布完成B轮数千万元融资。中科玖源是国内领先的聚酰亚胺薄膜研发与生产企业。 本次融资由银鞍资本领投,同创伟业、高创澳海、广投集团、如石资本等跟投。 同时中科玖源兰溪项目一期已顺利投产,高性能双向拉伸聚酰亚胺薄膜(BOPI)、柔性AMOLED基板用聚酰亚胺浆料等核心产品均已试车成功并转 入量产阶段。 上达电子遂宁项目一期将进行设备安装,两条生产线将于年底运营 8月,四川遂宁一批重大项目进展披露。遂宁发布消息显示,上达电子(遂宁)产业基地项目一期工程预计9月份生产设备将进场安装。 据资料显示,上达电子(遂宁)产业基地项目计划总投资60亿元,基地占地面积约300亩,一期规划有6条生产线,主要聚焦覆晶薄膜(COF)、柔性印制电路板(FPC)、软硬结合电路板(RFPC)、聚酰亚胺(PI)及发光材料等产品的研发生产。 上达电子(深圳)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晓华介绍,上达电子(遂宁)产业基地项目一期工程用地约150亩,计划投资25亿元,达产后,预计可实际年销售额36亿元以上。 该项目于2019年5月29日签约落户四川遂宁高新区,并于2019年12月18日开工。据此前报道,该项目将分三期陆续在四川遂宁落地,后续还会把AMOLED材料、PI项目落户遂宁,主要给成都、重庆、绵阳京东方配套。 中科玖源:500吨PI浆料产线已试产 8月,浙江中科玖源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玖源)在接受势银(TrendBank)采访中表示,目前,中科玖源已经完成500吨级聚酰亚胺浆料产线的试产工作,配套的100级包装洁净间也完成了验收。预计在今年3季度完成小批量生产工作,在4季度转入正式生产。 9月 达亿星5G+AI新材料项目开建,百年轮企双星集团进军PI产业 9月17日,由双星集团和深圳上达电子共同投资的达亿星5G+AI智能高端新材料项目和由双星投资的伊克斯达绿色生态新材料示范项目在青岛董家口经济区同时开建。 其中,达亿星“5G+AI”智能高端新材料项目系上达电子与双星联合,采用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共同开发的聚酰亚胺黄色浆料和高性能聚酰亚胺薄膜生产制备技术,实现技术迭代、替代进口,并建立极具市场竞争力的超一流高科技产业项目群。项目占地133亩,预计总投资超过20亿元,建成后年收入将超过60亿元。 达亿星5G+AI智能高端新材料项目所生产的主要产品是聚酰亚胺黄色浆料(PAA)、高耐热聚酰亚胺(PI)薄膜、高透明聚酰亚胺(CPI)薄膜,最终可广泛用于航空航天设备、导航设备、飞机仪表、军事制导系统和手机、数码设备、汽车卫星方向定位装置、液晶电视、笔记本电脑等5G终端产品。 银禧科技打造珠海新材料生产基地,生产PI浆料等 9月22日,银禧科技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公司投资建设银禧新材料珠海生产基地项目的议案》,该公司或控股子公司苏州银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州银禧)、银禧工程塑料(东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禧工程)拟以自有资金及自筹资金不超过3亿元用于“银禧新材料珠海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建设。 据悉,“银禧新材料珠海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主要产品之一为聚酰亚胺(PI)浆料,是PI薄膜主要原材料,其产品投产符合国家政策且有利于满足市场对PI膜的需求。 12月 国风塑业:2条PI膜线已投产,电子级PI材料生产基地项目推进中 12月20日,国风塑业在投资者关系活动中表示,目前,公司已有两条聚酰亚胺薄膜生产线投产,年产能 180 吨,生产线运行良好,生产稳定, 订单充裕;正在建设的两条聚酰亚胺薄膜生产线已进入安装调试阶段,产品初步规划以柔性线路用聚酰亚胺薄膜和石墨导热用聚酰亚胺碳基膜为主;合肥新站高新区规划建设电子级聚酰亚胺材料生产基地项目,相关项目建设正全力推进。 而后在1月7日,国风塑业发布公告表示,公司高性能微电子级聚酰亚胺膜材料项目建设正稳步推进。近日,公司于2020年10月采购的2条热法聚酰亚胺薄膜生产线在完成安装调试与投料试车相关工序后,已顺利开机投产。 目前公司铭传路园区聚酰亚胺薄膜生产线达到4条,进一步提高公司聚酰亚胺薄膜生产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对公司未来的经营业绩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数据来源:万塑文化传媒 |